你或許很難想像,在教室裡帶著有氧拳擊的「U 教練」施昌達,以前曾經是空手道國手,參加過無數國際賽,幾乎都是頒獎台常客,但在1998年曼谷亞運退役之後,他搖身一變成為拳擊有氧的團課教練,透過以下內容,一起看看U教練從褪下國手光環後,是怎樣進入健身產業,一待就是 20 多年。
為了當上選手拼命練習 亞運沒能奪牌該何去何從
「國中時看到書上空手道的照片,覺得動作很帥,剛好有朋友在練習,於是就跟著朋友一起去道館找教練學。」U 教練談到為何會接觸空手道這項運動,原來單純只是因為帥,但是練著練著也練出興趣,上了高中後,原本一起練的朋友們可能找到更帥的事情做了,而不再繼續訓練,但當時的U教練已經深深著迷在這項運動中,心中也燃起想要比賽的慾望。
為了有更多時間可以練習,U 教練回憶當時只是隨便找個私立高職念一念,大學如果能上體專就好。如願上到體專之後,U 教練開始有機會出國比賽,當時他選擇先去服兵役後借調出來參與培訓及選拔,1992年他首次披上國家隊戰袍出征,參與過許多邀請賽以及國際賽,曾獲得亞洲錦標賽第三名的佳績,大部分參賽的名次也都是坐三望二搶第一。1998年的曼谷亞運,U 教練未能奪牌,當時的他即將畢業,兵役的役期也只剩半年,於是他開始思索畢業後的自己該何去何從。
本來以為讀體專就能輕鬆當上體育老師的 U 教練,實際進入體專後才發現沒有那麼簡單,除了必須要考過教師執照外,也沒有那麼多教師缺額,因此他便打消了這個念頭。U 教練表示當時畢業後沒有想說一定要從事哪個行業,抱著走一步算一步的心態,曾經當過咖啡店吧台,當時覺得自己做得不錯,或許也可以靠此維生;也去過健身房打工,但並不是當教練,而是做些雜事之類的;當然正值運動員黃金年齡的他,也猶豫要不要復出繼續比賽,或是從事空手道教學,直到 2000 年時,剛好國際品牌的健身俱樂部進軍台灣,讓他搭上這波浪潮,進到健身產業。
會空手道但不會舞蹈 拜師學妹闖出一片天
大家一定很好奇 U 教練這個 U 的由來,這是因為日本空手道高手 Uchida 是 U 教練的偶像,於是用了他的姓氏當作自己在業界的英文名字。回憶起剛踏入健身產業的情況,U 教練表示拳擊有氧是當時最流行的課程,當時他想說自己有空手道底子,教起來應該沒什麼問題吧,殊不知加上有氧舞蹈後變得有點複雜,於是他去找有氧舞蹈專長的學妹拜師學藝,才慢慢的將兩者結合在一起,漸漸的,U 教練的拳擊有氧變成健身房的熱門課程之一,當時的主管覺得他的客源都滿穩定且足夠的,於是就詢問他想不想當私人教練,就這樣,U 教練跨足了私人教練的領域。
由於當時的健身風氣才剛開始萌芽,國內的證照並不多,大多數的健身房,無論連鎖或私人,也都不會太要求證照,但在大型健身中心有個好處是會有內訓和自己的證照,因此比起私人健身房,能學到的東西相較之下比較多,也不用擔心不知從何學起。不過既然是連鎖健身房,業績當然絕對是首要,U 教練在剛轉職私人教練初期,與大部分的教練遇到的問題差不多,都是在銷售、客戶開發的部份比較沒經驗,做起來感覺有點吃力。「好險我之前團課的學生夠多,可以從裡面抓到人上教練課。」這是 U 教練覺得自己比其他直接當私人教練的人還要幸運的地方,因為之前團課的經驗,讓他累積了一定的客源基礎,可以先從這些團課學生下手,不需從頭開始陌生開發。在這家健身房待了快兩年之後,有另一個品牌的俱樂部要在台中插旗,U 教練的前主管在找管理職的人選時想到了他,於是便在籌備期邀請他過去一起參與,讓 U 教練有機會進入到管理階層。
在台中待了四年多,歷經公司人事更迭,經營團隊對於公司的經營模式及方向有許多不同的聲音,討論過程中有許多摩擦,雖然是高層的事,但 U 教練覺得當時的公司烏煙瘴氣的,自己那些年累積的團課、私教及管理技能也算滿豐富的,於是選擇自行出來在台中開工作室。由於工作是的規模不大,所以基本上無論是團課、私人教練都是 U 教練自己授課,但如果是自己比較不熟悉的課程領域,有需求的話會找其他教練配合,整個星期平均下來大概有 20 多堂課,這數字還不包含空手道教學,在當時的時空環境下算很多了。
談到當初是如何接觸到 IHFI,U教練回憶,在 2005 年時,當時任職的公司想找一個有別於市面上的證照課程,希望增加教練的專業素養,在多方比較後對於 IHFI 的護脊教練課程有極大的興趣,業界也沒有對於脊椎照護有專門的課程,便請邵博士從香港來台灣講課,算是 IHFI 在台灣的第一梯,之後也有機會在遴選講師時加入團隊。U教練分析,IHFI 的護脊運動教練是一張有別於私人教練、運動表現教練這類的課程,證照內容對於脊椎保健與現代人常遇到的腰背問題等,提出一個教練能夠真的學習來解決這些常見問題的課程內容。此外,在私人教練課程中,IHFI 提供了一個課程大綱,其他部分講師能夠自行依照實務經驗額外補充,方便學員理解,而術科對於體適能檢測和訓練動作的執行講解,都有相當多的實際操作演練,不是只有紙上談兵帶過,因此整體而言他覺得算是相當注重實務的課程,這段經驗也對他後續的教學生涯相當有幫助。
不要侷限自己 才能找到心之所向
談到自己從被訓練的選手到訓練選手,再到現在訓練一般人,U 教練覺得最大的差別在於服從,自己在當選手時的訓練動機都相當強烈,無非是希望能得到好成績,基本上都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,在這樣的心態下無論訓練或是比賽,都能將目標和成果展現出來;不過轉換身分後,在訓練選手及一般民眾就不同了,一般民眾的動機大多沒有選手那樣強烈,但兩者期待的目標或成果可能是一樣的,不過在訓練時的服從度、專注度和完成度並不是每個人都一樣,也沒辦法用自己的標準強加要求他們,因此必須靠經驗和技巧去引導。
當初剛進健身產業的 U 教練,若是沒有去跟學妹學有氧舞蹈,可能就沒機會教拳擊有氧;也因為有了團課的經驗,讓他在當私人教練時,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不知所措,也讓他得到之後的管理職位,這一切回想起來都是息息相關的,因此 U 教練建議想要成為教練的人,不要把自己的路走死,至少必須具備兩種以上的教學專長,也不要排斥任何機會,大膽嘗試才能多元發展,進而找到自己適合的教學類型、模式及風格。目前 U 教練在 IHFI 開設的課程主要還是在私人教練培訓上面,之後有機會也會希望開設拳擊有氧團課的培訓,讓大家有多樣的選擇,對於團課訓練有興趣的教練,敬請期待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