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院長】邵力子博士

來自香港的 IHFI 院長邵力子博士,從師大體育系畢業後前往美國求學,取得體育碩士與脊椎醫學博士的亮眼學歷。當年 1996 年從美國畢業回到香港工作,除了開了一間脊椎診所外,也幫忙一些像是 ACE、NASN 和香港體適能總會等學院教課。

由於擁有體育老師與醫師的雙重身分,院長相信市民身體要好,必須從運動方面著手,於是「幫助市民有正確、安全的方法鍛鍊身體」,成為了他的使命。

擔任講師兩年後,院長發現每個學院都有它的優缺點,於是有了乾脆「把各個學院的優缺點綜合起來,自己辦一個」的念頭。當時找了很多朋友、學者、教練,一起研究,終於在 2000 年的時候成立了 IHFI 國際康體學院。

IHFI 成立至今將近 20 個年頭,培育出數千位教練,把健康、安全的運動觀念帶入大家的生活之中。

張舜育  Simon

從事健身產業 19 年的教練 Simon 張舜育,早期多半以教授藝人如何雕塑身材為主,現在則將重心放在體能指導上。

有感於現在的教練對相關知識的了解不夠充足,以及在業界近 20 年的經驗讓 Simon 知道大家對健身教練的標準愈來愈高。因此,在 IHFI 擔任講師的最大使命是——幫助台灣的基礎教練,協助他們將基礎打好。

他也提到,IHFI 證照的優勢除了每一位講師幾乎都赫赫有名外,所教導的內容也十分紮實,有別其他報考了就可以拿到的證照,而是需要付出時間和精神,才有辦法考取。也鼓勵大家,健身教練是個神聖的工作,既不害人,甚至可以讓家人、朋友、學員的身體愈來愈健康,所以更應該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,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。

柳家琪 Jackie

從 1981 教授第一堂體適能課程以來,如今已經度過將近 40 個年頭,Jackie 對於健身產業的熱忱始終如一,除了各種團體課程的教學外,她亦參與了非常多國內與國際證照的授課及授證工作,除了大家熟悉的陸上運動,水適能更是她的專長。

資歷豐富的看到 Jackie 一路走來看到健身產業的起起落落,直到近年百花齊放、百家爭鳴,產業蓬勃發展,一方面感到開心,但另一方面也看到令人憂心的現象,像是健身專業在社會的認可度有待加強。

身為 IHFI 證照課程講師,她期許自己能藉由這張優質證照,提升教練的技術與知識,唯有教練專業提升,學員、教練與健身產業才能達到三贏,讓整個環境變得更好!

彭賢德

彭賢德老師外號阿德,目前就職於中國文化大學體育學系,主要教授運動生物力學以及肌動學等學科。

在 IHFI 擔任講師的他,希望能把學校中的相關理論與體適能業界實際結合,把學科內容教授給更多有志成為體適能教練的學員,讓他們能夠學到正統的理論基礎,在業界面對學員時也能有較堅實的基礎背景,建立更專業的形象,提升教學服務品質。

林瑞瑜 Ray

專長是武術的 Ray 老師,除了從事武術教學,還有壺鈴與各種肌力與體能訓練教學。

擁有十年大學教書經驗的他,目前擔任多個協會的教官,也擔任教育部體育署體適能指導員的檢定官。

把正確的運動觀念傳遞給每一位有需要的人,幫助他們,是他做為 IHFI 講師的使命!

施昌達 Uchida

施昌達老師是退役的空手道國手,年輕的時候喜歡日本空手道高手 Uchida,於是用了他的姓氏當作自己在業界的英文名字。

自 1998 年從亞運退休後,Uchida 擔任過連鎖健身中心的主管、空手道國家代表隊教練等職務,現在則經營自己的體適能工作室。

由於他運動員的背景,對於拳擊類的團體課程編輯指導、肌力體能、一般名眾體適能改善都很擅長。

擔任 IHFI 講師能夠把他所學知識與經驗跟其他教練分享,讓剛入行或有志於進入這行的朋友不用走太多冤枉路,對他來說是很開心的事情!

姚永紀 Pitcher

過去曾為棒球運動員,因此取了 Pitcher 這個名字的姚永紀,目前在學校以及中華羽球隊擔任肌力體能教練。

對教學有的極大熱忱的他,希望將自己的經驗傳遞給新加入 IHFI 的夥伴或同學們,除了學科知識外,也能多分享一些實務操作。

另外他也提到,運動是一塊很大的市場,涵蓋範圍非常廣,鼓勵大家平常可以多精進自我,不斷吸收新知,多問多聽。不論入行多久,都要保持當初剛進這個行業的心態!

呂孟勳 Shawn

擁有八年健身教練經歷的 Shawn,過去在中國大陸擔任教育總監,專門做課程培訓。

他認為做這行就像蓋房子,有了穩固的地基再向上延伸會比較簡單。而 IHFI 恰巧就是他的第一張證照,內容涵蓋了體適能的基礎,例如生理學與解剖學等等,如同一座良好的地基,幫助他打下良好的基礎。

而經過八年,又可以回到自己的家,擔任講師來培訓,可以幫助到很多人,對他來說意義非凡。

他也勉勵想要成為體適能教練的朋友,合格的教練要做到三點:

1. 看起來像教練
2. 示範起來像教練
3. 講出來的話像教練

並且廣泛閱讀,一切知識都建立在基礎之上。